罗璇:深港科研合作,助力深圳创新之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30 05:43

我是在香港成长起来的,1992年参加工作后,才开始频繁与内地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与深圳乃至内地都建立了深厚感情,我也从对深圳知之甚少,到敬佩、热爱深圳,并全心投入到促进深港两地交流合作的事业中。

我在高校工作的30多年,刚好也是深港关系不断融合发展的30多年。我见证了两地从交通的“硬联通”,到民生的“软联通”,再到民心的“心联通”。我相信,深港两地交流合作发展的主基调不会变,未来两地还将在教育、科创、产业等领域展开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口述时间

2024年1月30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政协文史馆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成功 秦瑶

罗璇

深圳市政协港区委员,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拥有超过30年的香港高等院校工作经验,曾担任多个高级行政职位,见证了深港两地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从1992年开始,她在香港理工大学任职,其间协助大学在内地开展事务,并在内地建立了6个区域基地。2019-2023年,她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事务和创业),其间主导了一个大规模的创业旗舰项目,培育了600多个初创企业。为促进香港青年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的教育合作、科创合作、产业合作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担任第七届深圳市政协委员。

罗璇

我在香港新界元朗上小学及中学,以前对深圳知之甚少。但随着深港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我对深圳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深港融合体现在民生细节里

我在香港上学、成长。我大学念的是香港大学的数学系。毕业后进入香港理工大学做行政工作,并取得了香港理工大学的中国商业研究硕士学位。2009年,我又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我妈妈的祖籍在广州。参加工作之前的我,只知道深圳是同根同源的邻居,其他的便知之甚少。

我印象中第一次来深圳,是在小学。当时两地之间只有一个通关口岸——罗湖海关。我妈妈带我回广州探亲,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转了一趟又一趟的车,走过罗湖桥,再坐火车去广州。交通不便,设施不全,路远人多,是深圳留在我童年记忆里的模糊印象。

参加工作后我与深圳的接触开始频繁起来,有了很多深圳的同事和朋友,还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我印象深刻的是,随着2003年深港通协议的签署,两地居民往来越来越频繁。深圳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两地之间的通关口岸逐渐增多了。以前只有1个,现在光公路口岸就有7个,整个海陆空口岸加起来共有十多个,口岸周边的基础设施也一年比一年完善,两地交通更便捷更顺畅了。深港两地融合进程的加速,融合程度的加深,由此可见一斑。

2018年,广深港高铁开通,往来深港仅需十几分钟,深港联系更加紧密。我现在往来两地,最喜欢坐的就是高铁,不仅快,还有地铁无缝衔接。童年记忆中那个很远的地方,现在几乎抬腿就到了。

深港生活圈也逐渐成型。以前很少有港人来深圳工作,如今,很多港人不仅来深工作,还热衷于来深游玩和消费。一到节假日,深圳的商场、口岸附近随处可见港人的身影。内地的餐饮品牌也开始勇闯香港市场,香港的各类品牌也进驻内地。两地的融合发展在细微的民生细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90年代,一大批深圳公务员团队来香港学习,他们勤恳、好学的学习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深圳公务员组团来香港学习

我参加工作是在1992年。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对深圳影响很大的事情,那就是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第一次接触到改革开放这个概念,认识到原来深圳担负着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要角色,我开始对这个邻居投入了更多关注。

香港理工大学刚好也在那年设立了一个新的中心——中国商业中心,主要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商业开展深入研究。我就是这个中心的第二位员工。我当时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块,一个是做中国经济研究,一个是为内地人做培训。时值内地开展金融改革,全国各地均有团体来香港“取经”。其中,人数最多、来得最勤、学得最广的,非深圳公务员团队莫属。深圳参培人员都学得非常认真,他们接受培训的主题不仅限于金融领域,还包括公务员制度、市场开放体系、城市规划等。

我从这批培训人员身上看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前瞻性。就拿培养人才来说,他们不仅是在高校接受理论培训,还会积极与教师和业界人士进行交流与学习,会借助理工大学与业界的良好关系,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考察参观活动,与香港银行、金融界的人士举行座谈会,虚心求教,并将内地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拿出来讨论与交流,促进了双方的了解,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后来,那批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带着香港的先进经验,回到深圳,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共同为深圳的迅速崛起注入强大动能。可以说,深圳的发展是绕过了一些前人走过的弯路,展现出巨大的后发优势。

龙年开年,罗璇(中)携香港理工大学团队参加深圳创投日活动。

改革开放后,深圳实现了经济腾飞。回过头看,深圳当时的很多决策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建设虚拟大学园就是其中的典型。

深圳建虚拟大学园 吸引一批港校进驻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深港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联系更进一步。

彼时,深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蒸蒸日上,对智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深圳当时的高校资源非常匮乏,为了汇聚更多的科研创新力量,为后续发展补充人才和技术资源,1999年深圳建立了虚拟大学园,这是中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虚拟大学园成立的重要目标,就是撬动了高校背后巨大的科技动能。

当我听到“虚拟大学园”这个概念时,非常震撼。那个年代,互联网技术虽然有所发展,但远程教学并没有普及,所以这是一个很超前的概念。

深圳以市政府名义“遍撒英雄帖”,并拿出满满诚意:只要加入虚拟大学园,不仅提供政策优待,还提供办公空间和一系列资金支持。优厚的条件吸引了大批高校加入,既有国外地区的,也有香港和内地的。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6所香港高校都在2000年前后陆续加入虚拟大学园,并开设办事处。

在虚拟大学园里,入驻的每所大学都有一间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办公室。香港的6所大学都是从这样的小办公室起步,逐渐发展壮大的。

我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进南山区虚拟大学园园区时,就看到了满目的国旗,风一吹,旗帜在空中飘扬,宛如一支交融和谐的舞蹈,非常好看。园区里也一派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景象。我们当时的办事处离这儿有15分钟的步行距离,我和同事每天都往这里跑,就在机器的轰鸣声里,规划着将来在哪里建大楼,也畅想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建设虚拟大学园可以说是深圳又一次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决策。因为那些高校来深设办事处后,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高校的人力、科研、教育资源被带来了,一批一批的科研项目也向深圳涌来。虚拟大学园的建立还大大增进了内地与香港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两地高校科研资源的流通及成果转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挂牌成立

入驻虚拟大学园后,借助深圳高等人才成本低的优势,港校很多的大学教授喜欢来深圳做项目,带来的科研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

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也在合作中逐渐显现。与此同时,我们了解到,国家有自然科学方面课题的资金支持,但是经费只能在境内支出。我们想要获得经费支持,将自身的力量投入到国家的科研建设中去,就得在境内有一个自己的法人单位。

当时,深圳市的相关领导了解了我们的难处,向我们发出邀请:“要不要在深圳建一个研究院?”

经过综合考量,香港理工大学的领导最终拍板决定搞起来。其实,当时也有其他的地方政府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但为啥选深圳?香港理工大学当时的校长潘宗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深圳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之经济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配套齐全,因此深圳是我们在内地设立研发基地的首选之地。”

双方的合作意向达成了,接下来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就正式进入筹建阶段。我深度参与了整个筹建工作。

2001年,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我们是在深圳的第一所事业单位性质的香港高校。剪彩那天非常热闹,深圳市主要领导也出席了。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又带动了一批高校来深。

2005年,香港理工大学又加入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首家正式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香港院校产学研基地的香港高校。2010年,12500平方米的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落成。我们与深圳的合作有了更多样的形式。

从不足100平方米的办公室到12500平方米的产学研大楼落成,仅仅用了10年时间。那10年,我们周围不断有新的楼宇动工建设,有新的大学入驻。我们的大楼建设起来后,邻居也逐渐增多,港校来了,内地的很多一流大学也来了,整个园区欣欣向荣。

刚搬进产学研大楼,我和同事还在感慨办公空间终于变大了,没想到,一转眼,在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重视下,学校飞速发展,如今,这栋楼也似乎不太够用了!

在两地差异之间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在研究院开展具体工作时,我们又遇到了新的困难——规则不同。深港两地虽然同根同源,但是差异还是非常显著的。

审计差异就是让我们头疼的首个棘手问题。内地审计周期是从1月到12月,而香港是从7月到次年6月底。我们研究院,既是驻深事业单位,也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分支机构,双重身份使然,我们必须得同时符合深港两地的不同规则。怎么办呢?最后大家只能一遍遍去沟通,一次次去磨合,终于定下一个两地都能接受的巧妙方案——把审计周期调为每半年一次。

当时负责财会工作的同事也是香港人,对内地的财会知识并不了解,只能边学边用,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我们普遍觉得“每天都很累,但每天也都在成长。”

诸如此类因两地差异导致的“不方便”,我和同事们只能迎难而上,想办法逐个突破。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就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后来进驻的高校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港校科研力量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建成后,我们申请了很多国家的科研项目。学校的教授、学生也开始加入国家的科研团队。

按照以往的经验,香港即便有很强的科研力量,但出于各方面的考量,依然没办法参与到国家的科研项目中去。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后,搭建起了一个促进各方交流合作的平台。整个虚拟大学园里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大家每天一起喝咖啡、喝茶,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在各种课题合作中逐步建立了信任。

慢慢地,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的实力和诚信开始获得国家的认可,我们也被批准参与一些国家级的科研项目。2010年,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造“空间精密机械技术联合实验室”。

为支持国家的探月工程,由香港理工大学的容启亮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来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携手,研制出多项太空仪器。包括应用于2013年“嫦娥三号”及2019年“嫦娥四号”月背探测任务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以及2020年应用于“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2020年,香港理工大学为“嫦娥五号”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还参与了国家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并成功捧回月球一抔土。

在香港理工大学的示范带动效应下,如今,越来越多的港校科研力量也有志于加入国家的各类科研项目中。2022年,国家宣布正式展开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并首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选拔载荷专家。自此,香港市民也有机会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以及对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认同。它也是香港与内地联系越发紧密的一个见证,将激发科研人员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深港两地的融合发展需要一些熟悉两地的中间人,来发挥连接和带动作用。

深圳办事讲效率重调研

2021年,我收获了一个新身份——深圳市政协委员。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惊喜,因为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对深港都产生了很深的感情,早已将促进深港两地融合发展当做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担任了深圳市政协委员后,我能调动更多资源,为促进深港融合事业做更多贡献。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的生活就和调研密不可分,我一直认为,用调研和数据来说话,最客观,也最能够体现事物的真实面貌。深圳市政协每年都有好几个课题,需要政协委员实实在在去做调研。我很佩服这种实事求是的办事模式。我曾参与过跨境儿童通关问题的调研,几位小组成员是真的实地走访,收集问题,并调动各种资源,想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形成有参考意义能解决问题的提案。我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感觉到政协每次的调研工作都做得很扎实、很到位。

深圳也是一个高效率的城市,我第一次做提案就得到了迅速反馈,他们不仅会告诉你已经收到了意见,还会很快回复具体的处理进度。“深圳速度”原来早已深入这座城市的肌理中去了。

深圳创投日有了香港专场

2023年,深圳市政协开港澳座谈会,我在会上提出,希望有一个平台,方便香港创业团队集中面向企业展开宣讲。现场就被人告知深圳有“深圳创投日”,可以会后对接参与。我记得非常清楚,会是18时开完的,18时30分,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来找我约时间商谈具体事宜了。

几天后,会谈举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主要领导,还有6所香港高校的领导都来了。大家最后商议决定,每个月的创投日,专门给香港的初创团队留一个路演的时间,让他们展现香港的科研创新力量。

2023年4月8日,香港高校专场的创投日来了!我带领了一批创业团队去坪山参与活动。一到现场,我们就被震撼到了——场面非常宏大,有100多位投资人莅临。要知道,以前我带队出去,是要一趟一趟,挨个儿跑的,现在好了,一带就是一批人,一次性能见100多位投资人!

参加过创投日的团队成员回来香港后,都非常兴奋。有人拿出一把名片向我展示:“罗校长你看!这么多卡片!”从那以后,参加深圳创投日就成为香港高校创业团队非常重视和向往的事情。

后来,每个月的8日都定为香港专场。我每个月都带着各种初创团队参加创投日活动。

这件事最后实现了三赢局面:深圳给了港校创业团队一个发挥、展现能力的平台;港校创业项目的集中亮相为深圳这片创业热土注入新的吸引力;而投资者在深圳这个市场上,能找到许多来自香港的优质项目,会更青睐深圳这片热土。

深港两地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

成为一位见证深港融合30多年的香港人

站在新的时代风口上,我认为,深港两地在交通、民生、就业等方面,已经有很多合作,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在节能减排、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兴领域探索更多元的合作模式。

作为见证深港融合发展30多年的香港人,一路走来,我收获很多温暖与感动,也看到两地从民生到民心连接的变化。我深感深港两地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我相信,只要深港两地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一定可以在新时代发展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