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榜首,第11次获此称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05 05:2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验室规划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对于成都这座城市来说,给居民提供一个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已非所求,城市有更为深远的追求:成为市民感知幸福的共同体。

26日,“2018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广州举行,在对成都、杭州、南京、上海、北京、广州、苏州、重庆等综合排名前20的城市公共调查中,成都脱颖而出,荣获“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榜首,这已经是成都第11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与此同时,在此次评选活动中,成都还同时捧回“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组委会推荐案例”“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政府贡献城市”两项荣誉。副市长刘烈东出席论坛代表成都领奖并作主旨发言。

据悉,此次评选在调查方面,通过公共调查、抽样调查、大数据采集、材料申报等内容对候选城市进行调查。特别是在进入客观调查部分,与知名数据运营商合作,进行网络线上大数据定向采集分析工作,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整个评价指标贯穿新发展理念,调查的指标包括教育、医疗、收入、环境、公共服务、交通、安全、生活节奏、未来预期、养老、人情味、娱乐、文化、职业、包容度及认可度16项主观调查;居民收入、生活品质、城市向往、旅游向往、就业、生态环境、治安、诉讼咨询、交通和教育等10项客观调查。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年,累计60余座城市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全国9亿多人次参与调查,300余家媒体进行报道。活动以其公正性、权威性和广泛性,逐渐成长为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主题活动之一。2018年度的调查推选活动以弘扬改革开放40周年的幸福成就为主线,对中国城市的幸福感进行调查,推介改革开放城市幸福案例。

不断绘制和完善的成都幸福地图

十一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这些荣誉的背后,不仅是成都市民满满的幸福,更是成都这座城市深远的追求和不断的努力。

新时代,新起点。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过程中,实验室管理成都勇担国家使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不断绘制和完善着城市的“幸福地图”,努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让幸福感和获得感萦绕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和城市里的每个人。

绿色幸福感

天府绿道 串联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在晚饭后,和老伴一起下楼散散步,是家住三环路边的市民张玉和老人的习惯。楼下的三环路熊猫绿道上,在青葱绿意掩映中,有人悠悠闲闲地遛弯,有人在健身设施上出汗,有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嬉戏玩耍……这样的场景,是三环路熊猫绿道建成之后经常出现的场景。“以前楼下是一片人不敢进去的乱树林;去年开始改造,现在打造成了一个大公园,好安逸哦!”在张玉和看来,“公园城市”伴随着熊猫绿道的诞生,让他有了鲜活而具体的感知。

阡陌交通,是古时田间小路的诗意写照;通达路网,是现代城市演进间的发展缩影。而正在成都织线成网的天府绿道,仿若穿行城市间的翡翠“诗行”,串联起珍珠般散落城市的绿色开敞空间,续写城市之美的华美新诗篇。

万里绿道,相续,相连,相通,以精致的构筑之美,丰盈的内涵之美,演绎着动人、诗意的城市之美。而“公园城市”,也伴随着绿道的诞生、编织、成网,实验室家具让市民有了更加鲜活而具体的感知,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了更多幸福感。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在诗仙李白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一窥1000多年前成都的模样。这,是一个从来都不缺乏绿意与诗意的城市。

当日历翻到2018年,建设公园城市,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的殷殷嘱托,也成为城市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而天府绿道,正是我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抓手,亦是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这样一个开全国先河、也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正是从规划开始着笔,并逐渐变成现实的。绿意,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在成都大地上挥毫泼墨,铺陈开来,并以坚韧而磅礴的伟力,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格局。这样的力量,长远、持久,而不可逆转。纵横分布成都全域的“翡翠长廊”——天府绿道,将以规划为开端,成为城市中不可磨灭的“绿色诗行”,被书写,被铭记。而《蜀川胜概图》所描绘的蜀江两岸山川名胜、厅堂楼馆……美不胜收的画中胜景,正在规划的指引下,逐渐呈现,次第铺展。“目前,三环路熊猫绿道已建成,实验室设计锦江绿道、锦城绿道等正在加快推进,全域已建成绿道达2299公里。”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群山环抱的崭新健身步道、独具特色的木栈长廊、铺装平整的青砂石路面……走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驿片区,新修的钟家山登山健身步道让游客们刮目相看,“几乎每个星期,我都要和朋友过来走一走。道路平整,风景也好,运动变得像出游。”

这里就是成都天府绿道打造的“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中的一段。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面积约1275平方公里,这个城市绿心不仅将打造一个“超级公园”,还将成为两翼共享的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全面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生态、生活、生产效益。“山美了水美了,空气还好,让人感觉很幸福!今后这个地方会常来玩。”

为了市民这样的幸福感,成都不仅有可观可感的大手笔,也有细微之处的用心与坚持。前不久,成华区致强路花园式街区建成亮相。原本破旧荒置土地“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衣;文艺涂鸦墙、主题景观等演绎着小街区特有的文化气息……透水游步道、益民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的增设,营造出了“走上街头坐下来”的小街坊氛围。

“现在在街道走着非常舒适,以前闹哄哄的,现在不仅安静了,还多了许多绿植和花卉,很有味道。”吃过晚饭,家住附近的李婆婆带着小孙女外出散步,她感叹,“街道环境好多了,出门就像在逛小公园。”

李婆婆的感悟是1600多万成都市民的心灵缩影。这样的“感悟”,源于成都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全域增绿”,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

前不久,市林业园林局公布了一组数据:当前,成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0%、绿地率达37.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9.1%……数据的背后,是成都将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胜景的决心:满足人民优美生态需要,奋力书写美丽城市、美好生活的民生答卷!

企业幸福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对于企业而言,营商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世如表示,成都历来对民营经济发展非常重视,对民营企业家更是关怀备至,让企业在这座城市也有满满的幸福感。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滋养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的丰厚土壤,也是最具幸福感城市的一种表现。近日,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18》,成都在世界二线城市中居国内城市首位。与此同时普华永道中国、财新智库、数联铭品与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在近期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显示,从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情况来看,成都排名全国第四。

成都的吸引力在哪里?普华永道中国西部主管合伙人徐闻认为,成都通过政府规划、提供、包容新场景,积极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入口”和机会,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都在全国率先举起“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大旗,围绕培育“新经济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等为支撑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新经济从创新走向应用、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塑造竞争新优势提供了重大机遇。

着眼破解企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和要素瓶颈,成都还先后出台了“产业新政50条”“财政金融19条”“人才新政12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还制定出台支持创新创业系列措施,成功举办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活动,全社会创业热情高涨、投资信心倍增,在中国城市“双创”指数评价中居全国第四,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创业城市”之一。

成都坚持把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拿出真金白银的干货实货,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要素支持、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保障、为企业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教育幸福感

教育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教育发展指数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基础教育在全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名列第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这些年来,成都各级各类教育凭借着优秀的表现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不仅表现在多项“第一”,多个“首个”,每一项荣誉的背后是成都教育发展的生动变化:一栋栋校舍拔地而起、一座座校园相继落成,越来越壮大的师资队伍正在建设……如今的成都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成为一张城市的新名片。

保障每个人有学上,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成都加快推进全市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目前,已建成公办幼儿园530所,全市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从70.6%提升到86.49%,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连续三年实现供大于求。2018年全市在园幼儿54.4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8.8%。

“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带来科技及未来所需要的新能力,推动数字化、大数据、云平台环境下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方式变革,成都开启未来学校建设计划。42所试点学校共建成445个“未来班级”、41个“未来年级”,覆盖语、数、外、科学、美术、音乐、政治等学科,有效带动全市一批学校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全新变革。

出行幸福感

方式更多元出行更便捷

我市着力打破以往机动交通为主的城市路网建设方式,大力实施天府绿道体系建设、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等工程,着力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地铁线路的密织,让市民出行有了更多选择,更加便捷。

目前累计运营规模达到196公里,在建9个项目总长312公里。到2022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600公里以上,确立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轨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以上,切实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服务半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我们正在做11+2的线网规划。”市交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规划后的线网将接驳居民小区与轨道站点等,极大方便市民的出行。与此同时,该负责人表示,除了线网的规划,市交委还将在11+2中心城区制订统一的服务标准,“用这个统一的服务标准推动各区(市)县公交服务的质量提升,也鼓励各地新增公交运力,提高车辆档次,缩短发车间隔,开展智能化的建设,加强安全管理。”该负责人表示,这相当于市交委统筹做一个规划,让11+2中心城区的公交服务质量统一提升,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大咖点赞

王啟广 新华社瞭望周刊副总编辑

城市吸引力指数

进入前三甲

“今年的评选活动,我们引入了百度商业智能实验室的大数据采集。”在评选结果揭晓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新华社瞭望周刊副总编辑王啟广,他表示,通过对居民收入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就业指数、交通指数、生活品质指数等方面10万条大数据的挖掘,可以看出成都的表现非常好。

“幸福包括体验的幸福和评价的幸福。”王啟广表示,在评价方面成都可以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成都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在国际上的关注度这么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王啟广说,通过大数据分析,成都的城市吸引力指数进入前三甲。随着未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成都会更加融入“一带一路”,未来成都的城市吸引力指数会更出色,特别是在国际评价方面。而在体验的幸福方面来看,成都的生活品质指数、居民收入指数以及医疗健康指数都非常出色,这和成都独具的生活美学是密不可分的。“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因为改革开放,成都人更加幸福,我觉得老百姓的感觉是最实在的。”王啟广说。

万碧玉 中国城市联合研究会 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评选中国幸福城市

成都非常具有竞争力

“在评审过程中,我们发现成都非常具有竞争力。”中国城市联合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表示,在评选一个幸福城市的时候,主要从城市本身和市民感受两个方面来看,而成都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目前我们看到,成都的城市布局已经由原来的‘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大规模的绿道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等,说明成都在城市治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万碧玉说,在市民感受方面,不光是成都市民,就连外地来成都工作学习甚至旅游的人都会觉得成都是个好地方,是个具有幸福感的城市。“希望成都在今年荣获幸福城市称号后,明年可以让大家更幸福、更美好。”万碧玉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