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奥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07:03

威奥股份(605001)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稳定主营业务,突破发展新业务

  报告期内,在各国基建拉动的背景下,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需求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公司坚持夯实主营业务,推进智能制造,保障及时交付和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和调整服务网络,及时为客户解决痛点问题。同时,公司持续扩大产品品类,积极发展新业务,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配套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持续平台建设,铸就智慧精品

  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通过搭建高端、稳定的科技平台,可以汇聚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知名度与核心竞争力,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公司坚持搭建高端研发平台,于2021年1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于2022年2月23日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认定为(第28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技术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荣获有效专利449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341项,外观设计79项。

  三、持续提质增效,践行绿色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借助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助力实现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基于风险管理思维全面深入推进全过程质量管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及客户相应要求,践行绿色行动方案,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于于2023年11月正式运行使用,助力实现节能减碳。公司及子公司罗美威奥、长春威奥在报告期内成功按照ISO5001:2018标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证书。

  四、持续打造数字化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细化系统应用与开发,推行信息技术与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决策、生产经营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支撑、推动、引领作用。公司围绕发展战略,以降本、增效、提质为目标,以高质量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在业务场景构建新型数字化能力,有重点、有节奏的实现企业数字化,将传统的管理运营流程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运行体系,加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公司良性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3714高铁设备、配件制造行业”。

  (二)行业发展概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装备及检修业务,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公共交通和大宗运输的主要载体,属高端装备制造业。全生命周期新造-运维服务一体化、绿色低碳环保、智慧智能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轨道行业的发展方向。国际方面,全球经济走势整体向好,轨道交通行业市场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国内方面,报告期内铁路运营迅速恢复,根据国铁集团在其官网发布的《2023年国家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显示,2023年旅客发送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28.8%,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4%。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统计,2023年全国动车组产量为1240辆,较上年同期增长63.2%。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一家为高速列车及城轨、地铁车辆提供模块化产品与零部件的专业化公司。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轨道车辆内装产品、真空集便系统、金属结构件、模块化产品和车外结构件等五大类,主要服务包括检修业务,如日常维修,3级修,4级修,5级修,专项修等,以及高速列车配套领域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综合配套服务,是中国中车(601766)、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已收购庞巴迪的轨道交通业务)、西班牙CAF、西班牙Tago等国内外知名高速列车制造商的核心供应商。

  公司全程参与了中国高速列车的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历程。自2006年的CRH1型、2型、3型、5型系列动车组、2008年的“和谐号”CRH380动车组、2015年启动的全系列“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160公里、200公里、300公里)、以及满足-40℃运营条件的京哈线高寒动车组、满足低温抗风沙条件的兰新线动车组、2022北京冬奥会的京张奥运智能化高铁、高速智能化货运动车组、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动车组、京雄新型动车组、中老铁路、拉林铁路等,公司都广泛参与了设计、制造和产品供货服务,为中国高铁打造亮丽“中国名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营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经营模式

  1.研发设计模式

  公司研发中心下设工业设计中心、仿真计算中心、样机及工程化试制车间及各产品研发组,并建有专家工作站,主要负责公司新产品研发、产品过程开发、技术及标准化管理等。

  为了适应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研发中心制定了“加强平台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应用知识管理、紧跟市场需求、培育核心技术、打造精品产品”的方针目标。公司建立了以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和铁路行业标准IRIS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流程,从产品开发、设计验证、产品试制、设计变更到最终产品确认,将具体管理流程穿插到每一个项目中,从设计开发的源头保证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公司研发中心实行“项目制”管理,设计项目的承接与决策全面考虑资源、成本、风险及长期战略发展,让员工收入与项目的盈亏、进度、成果相关,形成有效的内部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危机意识。此外,研发中心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进行联合开发,保持公司技术创新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有真空集便系统配件、酚醛板/PC板、铝型材、油漆/粉末、电器件、胶衣/树脂/片材、不锈钢板、铝板等。公司供应商管理部负责供应商资源开发、供应商资质审核、价格谈判及合作协议签订等。

  公司项目经营部根据客户下达的订单制定交付计划,各子公司及分厂的生产部门根据交付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同时SAP系统根据生产计划自动生成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部根据SAP系统中采购信息记录和工艺BOM筛选匹配供应商和价格,由采购部相关人员根据采购计划负责向合格供应商下达具体的采购订单,采购价格由供应商管理部采取比价、议价或招标等方式确定。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准入管理,建立了合格供应商目录及考核制度,公司定期对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供货能力以及供应价格等各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对于产品质量、交期、价格等核心评价指标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公司将其移除出合格供应商名录。

  3.生产模式

  轨道交通车辆因车型的不同,在产品类型、设计方案、规格型号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决定了本行业具有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短交期的特点;同时,由于轨道交通车辆安全经营方面的高要求、高标准,也使得轨道交通配套产品需要具有高可靠性,具有明显的定制化特征。这从客观上促使公司采取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具体表现为:研发部门以客户具体的订单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开发,由生产制造中心根据项目经营部提供的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

  公司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符合公司产品生产的特性化要求,通过各个生产环节的优化和有序衔接,全面推进精益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交货期和质量控制要求。

  4.销售模式

  公司作为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制造商,主要客户为国内外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厂商。其中,国内市场主要以高铁动车组车辆配套为主,城轨车辆配套为辅;国外市场主要为城轨车辆配套产品。

  公司下设项目经营部,负责公司产品的整体销售工作。公司项目经营部下设4个销售团队,包括国内高铁业务部、国内地铁城轨业务部、国内检修备件业务部和海外业务部,分别负责各业务单元的销售业务。同时,项目经营部设有专人负责跟踪客户订单完成情况、跟踪产品发货及销售回款等工作。

  公司直接参与客户的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获取订单,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生产,所有轨道交通配套产品销售均通过直销模式实现,不存在经销模式和代理销售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优势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轨道车辆内装产品、真空集便系统、金属结构件、模块化产品和车外结构件等五大类轨道车辆配套产品,几乎囊括了轨道交通车辆内装配套产品的绝大多数类别,能够满足下游客户对于配套产品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是国内高速列车配套产品线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在重载机车方面,拥有机车车辆风源及空气制动系统安全监测技术、电气化铁路弓网受流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重载货运列车运营安全技术。

  公司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包括三维激光切割机、CNC高速冲床、自动焊接机器人、三坐标测量仪、多层热压机、水切割机和大型喷涂流水线设备等,能够为产品生产、质量检测提供充分保障。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雄厚的设计研发能力,具备动车组、城轨车辆配套产品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批量交付到产品售后服务的打包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公司在高速列车检修业务上,通过对旧件进行试验,积累了大量数据,有能力为业内提供检修标准以及为基础件疲劳和修程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在城轨地铁检修及维保业务上,可对牵引、辅逆、控制系统进行维修及升级改造。

  综上,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产品线丰富,拥有优秀整体供货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在检修业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大量试验数据,可以为业内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可以为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产品线提供帮助,有效提高公司竞争力。

  (二)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轨道车辆可靠性工程实验室、青岛市轨道车辆减震降噪专家工作站、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青岛市高速列车客室综合智能设施技术创新中心等。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荣获有效专利449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341项,外观设计79项。

  (三)重要产品优势

  公司近期重要产品主要包括轨道车辆商务区智能座椅、轨道车辆智能控制产品以及大健康富氧健康舱等,该类产品在满足轻量化、模块化、绿色环保等要求的基础上,集成度更高、舒适性和智能化更强。该类产品在设计时涵盖了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照明设计以及软件智能控制设计等多领域设计内容。该类高集成度、高附加值产品的成功研制是公司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四)客户资源优势

  在国内市场,公司与长春客车、唐山客车、青岛四方等中国中车下属的主要整车制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优秀供应商”称号。在国际市场,公司现已成为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外知名高速列车制造商的配套产品供应商,并分别与西门子、庞巴迪(已被阿尔斯通收购轨道交通业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五)资质认证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IEC17025:2017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等资质认证均通过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持续保持认证资格;除以上资质认证外,在专业技术领域,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163(国际铁路行业认证)、欧洲轨道车辆焊接资质EN15085认证、美国AWS焊接工艺认证、DIN6701粘接资质认证、国际焊接体系认证ISO3834等资质认证。

  公司在保持铁路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市场准入资质处于行业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产品-富氧健康舱系列产品的相关体系流程。报告期内,公司的富氧健康舱系列产品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服务网络优势

  为了更好的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及时反馈和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公司下设售后服务中心,并在全球构建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其中,国内设有服务中心20余处,主要位于北京、上海、唐山、长春、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海外设有柏林、克雷费尔德、维也纳、蒙特利尔等服务中心。全球化的售后服务布局可迅速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对客户需求及时反应、快速解决。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9,596,328.23元,较上年同期上涨48.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436,321.0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803,428.73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从整个轨道交通市场来说,各国轨道交通建设依旧稳步推进。根据科学引文索引分析,“十四五”期间,海外市场的客运轨道车辆新造年需求大约为200亿元/年。同时,根据国家现行发展规划,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国内轨道交通行业也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35年高铁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结合高铁建设规划和线路开通情况,“十四五”期间高铁新增里程预计1.2万公里左右。结合现有高铁保有量和线路里程计算,预计十四五期间高铁动车组仍然有持续的新造需求。2021年12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动先进交通装备应用,推广先进适用运输装备,开展CR450高速度等级中国标准动车组、谱系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发应用,推广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装备;巩固提升高铁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在轨道交通等技术装备领域创建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形成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2年12月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

  公司持续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与行业趋势,围绕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和经营方向,打造符合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战略的市场营销体系,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倡导“青岛威奥,以你为傲”的企业文化,秉承“诚信敬业、客户至上、团队合作、求是创新”的价值理念,奉行“产品领先、市场突破、效率驱动、分配改革、威奥‘智’造”的战略方针。公司将充分利用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同步国际一流技术,打造国际化高速动车模块化产品研发及集成供应平台,成为国际知名的动车装备配套供应商。同时,公司将打造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加工基地和维修服务网点,巩固公司在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努力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车辆配套领域的领先者。

  (三)经营计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在夯实主营业务的同时,培育发展好新的业务板块,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一、深耕轨交业务,培育发展新业务

  公司将继续深耕轨交业务,同时培育发展富氧健康舱、汽车配件等新领域业务,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配套能力及创新能力。

  关于轨交业务,公司将聚焦高附加值、模块化产品,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及持续创新,同时围绕产品生命周期一体化,全技术覆盖高级修、深度修,提高在业内的竞争优势;关于富氧健康舱业务,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推进产品的系列化和多元化,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关于汽车配件业务,公司将以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和绿色环保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复合材料技术的研究,丰富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助力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二、强化设计能力,深化创新优势

  公司继续坚持将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作为产品研发的主要方向,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公司还将加强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智能控制设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能力,深化各类产品从概念设计到产品定型的全过程创新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三、深化内部管控,加强公司规范治理

  公司将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各项最新法律法规及时对《公司章程》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公司规范运作能力。加强对经营活动的监督,不断完善公司内控流程,提升经营管理效能水平。明确财务支付权责和审批程序,做好重点环节、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流程管理,加强资金审批控制,规范公司资金使用行为,确保公司的规范运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或者铁路建设、铁路运营过程中出现重大交通事故等意外因素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可能会导致国家对轨道交通产业的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或出现未来铁路投资建设进度阶段性放缓,导致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发生不利变化,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自成立以来,受益于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公司产品种类、产品系列日益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与多家国内外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

  随着行业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行业技术升级换代,高端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未来新的厂商可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逐步进入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如果公司不能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格局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能保持技术研发、综合服务配套能力的领先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可能被逐渐削弱,可能会面临客户资源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公司属于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制造行业,系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行业的上游企业。由于公共运输行业的垄断性,报告期内,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各大整车制造企业,下游行业的市场格局决定了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市场上,整车制造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中车的下属企业长春客车、唐山客车、青岛四方;国际轨道交通车辆市场上,整车制造业务主要集中在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主要市场参与者。

  尽管中国中车在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具有垄断性,但其下属整车制造企业长春客车、唐山客车、青岛四方均独立选择供应商,并独立与供应商签署采购合同、进行货款结算等。尽管如此,如果中国中车未来经营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对供应商订单量减少,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4.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使用的原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真空集便系统配件、酚醛板/PC板、铝型材、油漆/粉末、电器件、胶衣/树脂/片材、不锈钢板、铝板等。如果整体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会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产品质量风险

  轨道交通车辆作为一种重要的客运工具,行业主管部门、客户对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高速列车等轨道交通车辆,产品的强度、防火、耐久、环保等性能指标对高速列车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公司未来产品出现质量不合格或者质量缺陷的情况,影响到乘客体验或对轨道交通列车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将会给公司声誉造成较大损害,同时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但如果公司在安全管理的某个环节发生疏忽,或员工机器设备操作不当,将可能发生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并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产品售价下降的风险

  我国高铁列车技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逐步成熟,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铁集团基于行业特性和自身经营考虑,要求中国中车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中国中车为应对国铁集团的降价要求对公司实行降价策略,导致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滑。中国中车主要基于行业市场环境、国铁集团价格需求及自身经营情况制定采购价格,虽然公司注重开发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新技术,并拓展高增长的检修业务,同时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零部件国产替代,但未来如果中国中车的采购价格继续下降,同时公司应对措施效果不佳或短期难以显现,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5.管理风险

  通过多年的积淀,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及核心骨干人员,成为公司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持续盈利能力的重要基础。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人员均持有公司股份,确保了核心人才队伍的稳定。

  但是随着公司发行上市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逐步实施,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都将大幅提升,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内部控制等各方面均提出更高要求。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管理应对能力,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

  6.技术风险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持续的研发投入,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积累,公司已在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领域建立了完善产品种类,伴随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及乘客体验的不断升级,公司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形成了坚实的技术积累及传承,确保产品技术的领先优势。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若公司没有及时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研发项目没能顺利推进或者推进不够及时,从而导致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影响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7.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中国中车及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制造厂商,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可能进一步增加,若公司采取的收款措施不力或客户经营情况发生不利变化,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可能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将受到不利影响。

  (2)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由于公司产品从生产到交货验收周期较长,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在较长期间内均在存货科目列示,因此公司存货余额相对较大。随着公司产品订单的增加,存货余额有可能会继续增加,存货余额较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会增大存货发生跌价损失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

  (3)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如果未来铁路行业投资或者产业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公司的技术服务不能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核心人员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因素导致公司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公司自身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则不能排除公司在未来期间的经营业绩无法持续增长,甚至可能出现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4)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公司所涉及的产品主要为非标准化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和生产,依据客户对定制化程度、项目技术要求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价格上做出适当调整,价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在成本方面,公司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未来如果出现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上升或者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无法继续保持等情形,有可能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的风险。

  8.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

  公司于2011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分别于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报告期内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子公司罗美威奥于2014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分别于2017年、2020年、2023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子公司丹纳青岛于2020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23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子公司科达电气于2023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子公司唐山汽车于201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22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子公司常州汽车于2023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子公司成都畅通于2015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分别于2018年、2021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子公司洛阳鑫迪于201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22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如果未来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调整,或者威奥股份及子公司的相关证书到期后,不能按期申报并拿到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资质,将会对公司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